close
每年到了這個時候,股票上市櫃公司開始公佈該年度股利政策,有很多公司經營的不錯,願意把成果分享給投資人,也有些則是因為公司持續發展,需保留現金,或者經營狀況不好,造成股利較差甚至沒有配息。投資人看到數字之後,有很多人就開始追逐高殖利率個股,但是投資這些高殖利率企業並不一定會賺到錢,很多人賺到股息,但確賠了股價,其實除權息後總價格(現價+股息)與除權息前價格是相同的,除非填權息,不然殖利率的論點根本是不存在的,以下幾點,簡略整理,提供評估參與除權息參考.
l 參加除權息的差異比較
|
除權(股票股利1元) |
除息(現金股利1元) |
除權息後股價計算法(現價100元為例計算) |
100元÷(1+10%)=90.91元 |
100元-1元= 99元 |
對公司股本影響 |
增加10%股本 |
股本不變 |
對公司未來影響 |
股本增加不容易維持相同每股盈餘 |
股本相同易維持相同每股盈餘 |
對未來股價影響 |
股本增加,有可能因每股盈餘下降而導致股價下跌 |
股本不變,容易維持每股盈餘,股價下跌壓力較小 |
持有股數變化 |
增加10% |
不變 |
填權息難易度 |
高 |
低 |
l 觀察該股過往除權息後是否能夠順利填權息 ? 觀察該股5年平均股利除以現在價格(需評估現價與基期是否偏高)
l 該公司股本是否膨脹?獲利是否穩定 ?是否有成長潛力 ?
全站熱搜